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讓身為一個專業投資組合經理人的蕭恩,實在很難瀟灑地起來。先不說沒辦法定期出國省親,而投資組合的波動幅度擴大,也讓蕭恩連續數月必須天天正襟危坐! 不過最近輝瑞(Pfizer)莫德納(Moderna)、和阿斯利康(Astra Zenica)等藥廠已研發出疫苗,金融市場對於疫情持續擴散的恐慌已逐漸消散,新冠肺炎疫情在2021年的下半年被有效控制的可能性極高,屆時蕭恩又可以笑容滿面、定期出國省親、又不必天天被投資人盯著問東問西啦。

一旦大多數民眾的生活因施打疫苗後開始恢復正常,經濟成長的動能就回來了。之前歐洲和日本等已開發國家都相當慷慨地給企業補貼工資,讓企業得以保留勞動力,而美國瞬間暴增的臨時性失業人口,有很多已經陸續續重返工作崗位,這些事實都代表著疫情對經濟長期的影響非常有限,受衝擊的時間可能只侷限在今年與明年的前半年。

蕭恩在參考了全球機構的報告之後,判斷在2021年,美股有可能仍有15~20%的上檔空間。主要原因是: (1)股價與利率向來是負相關,短期內各國央行預計仍將維持低利率政策,股票價格因此可望維持在較高的評價水準;(2)美國在疫情發生之前並沒有明顯影響經濟前景的問題,企業營運獲利情況都處在正常軌道;此次因疫情的不確定性造成企業營收與獲利大幅萎縮的情況,將隨著民眾生活逐漸恢復正常而改善。各企業的獲利在明年預計將擺脫衰退的陰影,回復到獲利增長的軌道上。

既然知道後續大家的生活將慢慢回到過去的常態,而疫情敏感的產業股評價已明顯低於歷史合理範圍,隨著大家恐慌心理逐漸消除,過去因疫情重挫的相關類股,隨著營生與獲利逐步回溫,可望迎來比其他產業類股更多的成長空間,擺脫低迷的走勢,逐漸恢復應有的評價。

結論

2020年非典型的市場經歷終將落幕。老牌資產管理公司資深業者曾說,大多數人無法理解評價的意義,經常在能夠取得超額報酬的最好時機退場、或是在市場已經瘋狂的時候進場。展望2021年,及時把握那些營收獲利都將因人類日漸回復正常生活而返回軌道的疫情受害產業所帶來的機會,提前佈局,才是投資人在此時此刻應該做的正確決策。

蕭恩的幾個朋友,前一陣子都打電話來問一的類似的問題,就是自己手上持有的FAANG股票是不是該賣了! 新冠肺炎的病毒爆發,使得金融市場在今年三月間快速下挫,但FAANG這五檔美股,在三月之後股價勢如破竹、看回不回,時至今日,與年初相比,股價已經又漲了49%。

回顧2019年,科技股的走勢也非常亮麗。在2019年底,就有許多重量級的市場分析師認為包括FAANG在內的許多科技股股價已經過高,有泡沫化的疑慮。殊不知2020年這一年,這幾檔科技股票的價格又再創下令人咋舌的新高。難怪蕭恩的朋友一個比一個心焦,大家都怕泡沫破了,損失不貲啊!

但並不是所有的泡沫都會爆裂! 根據相關專家研究自1928年以來的40個泡沫行情 (指2年內至少上漲100%),最後演變成崩盤 (指2年內至少下跌40%)的,只有大概一半左右。但如果泡沫最後的確爆破,那麼這些泡沫行情就會非常迅速地造成相關類股的損失。

另外研究也發現,崩盤的規模與飆漲的幅度有正相關;也就是急漲更容易造成重挫。產業類股要是上漲50%,未來兩年內崩盤的機率只有20%;若上漲100%,崩盤機率有53%;若上漲幅度達150%,則崩盤機率高達80%。

FAANG股票到底有沒有泡沫化的疑慮? 諾貝爾獎得主席勒曾用以下幾個標準,來判定市場或股價是否有泡沫現象,也許能作為我們判斷的參考:

  • 資產價格是否上揚?
  • 大家對價格上揚是否感到興奮?
  • 媒體是否有跟著炒作報導?
  • 是否出現市井小民一夜致富的故事令人稱羨?
  • 一般大眾對於該種資產類別是否越來越感興趣?
  • 對於價格飆漲,是否有新時代的理論為辯護基礎?
  • 金融機構的放款標準是否降低?

結論

標普500指數今年初看似已經上漲12%,若扣除佔市值比重大、股價又持續狂飆的FAANG,實際才上漲了5%。投資人若能避開已具有席勒泡沫判斷標準的產業及個股,持有價值仍持續被低估的標的,自然可以趨吉避凶,不需太擔心股市泡沫化對自己投資組合的影響。

蕭恩在今年3、4月的時候,因為伴隨新冠疫情突如其來的股災影響投資組合績效,被眾合夥人罵慘了。蕭恩那時說,會有V型反轉啦!不要怕! 蕭恩的合夥人找了無數的理由挑戰蕭恩的說法,幾個人臉色凝重的看了無數資料、討論了不下上百回合,最後終於有了共識。

好啦! 剛剛公布的美國2020年第3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比去年同期回彈了33.1%,上升的幅度為有史以來最高。同時,美國勞工部的最新失業救濟申請數據顯示,美國每週初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降至3月份以來的最低,顯示美國的經濟與就業市場正從疫情的深淵中V型反彈。分析GDP的細項,可以看到「消費增長」、「房地產需求旺盛」、以及「工業補庫存」帶動了美國經濟在第3季度的復甦,這也印證了蕭恩之前對於美國經濟與就業市場將V型反轉的預期。

然而,亮眼的經濟數據卻抵不住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美國國會一直吵架不發錢、秋天到了歐美染疫人數驟增、美國總統選情膠著、疫苗人體實驗結果生不出來,使得10月美國股市經歷了自今年6月以來最大幅度的拉回修正,吃掉了前幾個月V型反轉的收穫。

不過蕭恩認為「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與「新冠疫苗研發時程的延後」屬於短期的不確定性,這樣的不確定性預計在未來1~2個月後將逐漸明朗,其中財政刺激方案可望在總統大選後,由勝出的一方主導而加速推出,將有望在短期提振股價。

另外德國、法國重啟封鎖時提到希望將對經濟的衝擊控制在今年3月封鎖時的一半、同時提出補貼企業的配套紓困方案以降低對企業與就業的影響,如此有序的安排,與3月時的措手不及截然不同。因此蕭恩認為金融市場重現今年3月的恐慌時刻的機率蠻低的。

最怕的是疫情仍持續升溫。若各國政府不得不提高封鎖措施的等級,則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就會比較大了。伴隨封鎖措施而來的是未來的不可預測性,若各國政府升高封鎖等級,則股市有可能會出現超過10%以上的修正。

結論

面對變局與升高的不確定性,應該密切關注疫情後續發展。投資人可固守現金流量穩定、資產負債表健全、評價合宜的投資標的,並隨著時勢動態調整投資組合與現金的比重。疫情日趨嚴重的當下,投資人可考慮降低股票比重、提高現金水位。另各國重啟封鎖措施將影響原油需求復甦的時程,油價短期有拉回到35元以下的可能性,能源產業將首當其衝,也會建議減碼能源方面的部位。

在最壞情境發生時投資組合仍可以持盈保泰、等待機會,才是最佳策略。

根據麥肯錫預測,目前東協國家有1.4億戶家庭,超過一半已經成為中產階級家庭(年收入7500美元以上),預計2025年時,東協家庭戶數將成長至1.8億戶,其中1.25億戶為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指的是甚麼?為什麼中產階級的增加,對於東協未來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呢?

中產階級通常指的是有穩定且較高薪酬工作的一群人,這群人擁有較高的可支配所得,OECD給出的明確定義是,中產階級指的是收入占國民收入中位數的75%至200%。這群人有較多的可支配所得,也就有較佳的消費力,具體的消費行為就是,有能力去買車、去購物中心、去銀行開戶、買房,當然就會帶動整體經濟的成長,因此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同時,中產階級通常是社會中學識較高的階層,有較好的理性判決力,是政治安定的力量。根據OECD的研究,中產階級欣欣向榮的國家會更健康、更穩定、民衆受教育程度更高、犯罪率更低、生活滿意度更高。可以說「中產階級」本身就是政治和經濟穩定的一個主要來源。

中產階級的崛起,也會帶動城市化的進程與房地產的實質需求,根據Visa 2017年的研究,全球化前二十名的大城市當中,若按照收入來細分城市人口組成,可以發現中產階級是這些世界級大城市的購房主力(參考下圖),也就是說,在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的過程當中,中產階級的崛起與在大城市購房需求的成長是息息相關。

東協的經濟成長快速,中產階級正快速崛起,這個族群的消費模式將出現甚麼樣的改變呢?

我們可以參考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支出模式,來推估未來東協的中產階級崛起後,可能的消費模式,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統計(參考下圖),房屋(含能源)、運輸與食物是發達國家中產階級支出占比最高的三個領域,其中以房屋(含能源)支出的占比最高,尤其是對於35歲以下的年輕人來說,房屋(含能源)占支出達27%,也就是說,在中產階級人數與收入快速增加的過程中,房地產可能是受益最大的產業,尤其是東協的人口大部分都在35歲以下,效益將更為明顯。 

結論:

東協國家人口超過六億,擁有優渥的人口紅利,每年平均約有5-7%經濟成長率,目前正處於經濟成長速度加快的階段,連帶使得該地區的人均所得逐漸提高,中產階級的人數快速成長,對於政治與經濟的穩定將帶來幫助。這代表東協地區會有一群年輕勇於消費的新富階級出現,並且正在強勁成長中,帶來龐大的消費需求,預計房地產將成為主要受益的產業之一。

對於很多華人來說,「有土斯有財」是非常根深蒂固的觀念,這連帶使得大中華區的多個都市成為全世界房價所得比最高的地方(見下圖紅框),以台北為例,平均而言,需要不吃不喝19.44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這還不算是購房難度最大的地方,若想要在北京、香港、深圳等大都市買房,分別需要累積43.13年、40.99年與40.72年的收入,這樣的高額房價很明顯已經超出一般人的可負擔範圍。

雖然從房價收入比來看,上述這些城市的房價高不可攀,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有泡沫破裂的風險,但深一層研究細想,可以發現高不可攀的房價背後反映的是「收入分配的不平均」。

以中國為例,吉尼係數(用來衡量財富分配的公平程度)由1990年的0.35成長到2015年的0.5(見下圖),代表過去30年經濟的快速發展過程中,財富分配不均的狀況日益嚴重。據統計,中國頂端1%的家庭占有全國1/3以上的財產,而在「有土斯有財」的觀念驅使之下,北京、上海、深圳自然成為中國有錢人置產的首選。

同時間,中國的中產階級也正快速成長,預計2030年中產階級的人數將達總人口的1/3,其中北、上、廣、深等重點城市,薪水早己超越台灣,高階主管在大陸工作的薪酬,是台灣工作的1.89倍,如果進入外商公司,更可能達到1.96倍。

也就是說,這些大都市的房價確實令一般人感到吒舌,但是快速累積財富的中國富豪與快速增加的中產階級才是拉動房價高企的主要推手。

依據官方統計,台灣前10%和前1%的有錢人的財富,佔全國財富的比重為63%和24%,吉尼係數約0.338,財富分配不均的狀況與其他國家相比,似乎並不算嚴重。但實情恐非如此。因為富豪會利用租稅規劃,把錢放在海外,而台灣受限於特殊的國際地位,能夠與其他國家簽署雙邊租稅協定的機會有限,因此稅務機關對台灣人的海外資產掌握度有限。瑞銀集團曾發布報告,估計台灣人有5000億美元的資產放置海外,僅次於中國大陸1.4兆、美國7000億美元。於此背景下,台商海外資金回流購置台灣不動產的消息仍時有所聞,這也解釋了為何台灣在薪資成長停滯多年,但房價仍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結論: 在都市化的過程中,主要大都市的房價節節高升,在華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影響下,使得大中華區的多個都市成為全世界房價所得比最高的地方,已遠超一般人的可負擔範圍,然而,快速成長的富豪與中產階級才是推高房價的主要族群,通常他們具有比較好社經地位與穩定收入來源,也是歷史性低利率(浮濫的資金)的主要收益者,在政府政策或利率環境沒有重大改變之前,房價可能很難有顯著的拉回。

當我們要進行資產配置的時候,不動產投資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主因是短期而言,不動產具有穩定收益、分散投資組合風險的效果,長期而言,具有抵抗通膨、保值增值的好處;但問題是該如何有系統的評估一個國家/區域房地產長期的潛在成長空間呢?

「人口結構」、「經濟成長速度」與「城市化率」因為具相對較高的可預測性,因此是我們想要進行不動產長期基本面分析時可以藉助的重要參考指標(相關內容可參考蕭恩部落格上面的不動產系列文章),以下我們將借鏡日本的發展經驗,協助我們以古鑑今,挖掘下一個不動產的投資亮點。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經濟迅速恢復增長,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見下圖),1945-1975 年的 30 年間,城市化率年均增長 1.6%,大量人口湧入城市,到 1975 年城市化率達到 76%。而在 1976-2000 年間,日本的城市化進展緩慢,城市化率年均增長僅為0.2%,城市人口增速大幅放緩,到 2000 年城市化率僅為 78.7%。

就在城市化率快速增長的過程中,也帶動日本的房地產快速飛漲,1945年至1975年期間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帶來大量城市住房需求,推動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因此日本的住宅用土地價格指數也從1955 年的 1.5 上漲至 1974 年的 71(見下圖),20年間快速成長超過40倍。

然而,隨著勞動年齡人口增速不斷下行,日本的經濟轉向低速增長,1975 年後日本城市化進程也進入調整階段,1960年以後,日本的勞動年齡人口增速就在不斷下降,經濟也逐漸告別高增長狀態,GDP 潛在增速從 1955-1975 年的年均 8.4%大幅下降至1976-1990 年的年均 4.0%。日本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都告別了高速發展,1975-2000 年間日本的城市化率僅僅從75.9%小幅提升到 78.7%。

結論:從日本過往的經驗來看,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代表著大量的城市住房需求,這將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然而隨著勞動年齡人口增速不斷下行,日本的經濟轉向低速增長,城市化進程也進入調整階段,房價的增速也因而趨緩,因此,當我們要進行不動產的長期佈局時,可透過「經濟成長速度」與「勞動年齡人口比例」的研判,挖掘出未來城市化率增速較高的區域或國家。日本的經驗並不是特例,中國不動產飆漲的背後與日本有著非常類似的軌跡,在過去30年間,全世界城市化率增長最快的20個城市當中,中國就包辦了其中11個(見下表),當然也就造就令人咋舌的超高房價,與日本相同的是,在中國城市化率快速增長的背後,是超過10%的經濟成長與持續增加的勞動年齡人口(見下圖)。

世界银行报告:中国25年内将少9000万劳动人口_手机新浪网

你在台中市的西區買大樓裡的一戶房子,和在台東偏鄉地區買一棟透天厝,有甚麼不同?表面上看,都是買了一個居住空間,但在台中買房子,真正買到的,還有較多的工作機會、方便且優質的醫療體系,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的機會、以及就近參加藝文活動的機會。因此,當你在購買房屋的時候,實際上是購買了當地工作、醫療、教育、文化等等資源,這些資源在台中顯然比台東來得多,可以想見為何台中的房價一定遠高於台東。

換言之,因為大城市往往有較好的就業機會與較高的生活品質,因此隨著經濟發展的發展,人口有往城市集中的趨勢,因此一個國家或區域的都市化比率(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就是衡量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

下圖是過去五百年主要國家都市化比率(urbanization rate)的成長狀況。我們可以觀察到,經濟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例如美國、日本,它們的都市化比率相對領先於其他國家,而中國在過去20年中,伴隨著經濟的快速成長,都市化比率也由不到40%快速躍升到近60%。

根據PWC的彙整統計,全球GDP的85%來自城市,目前已有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區,每周有150萬人加入城市生活的行列,其中以非洲和亞洲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尤為快速

然而成長中的城市要想以目前的速度繼續擴張,就需要對基礎設施進行大量投資。根據PWC估計,僅在未來10年內,全球將在城市的基礎設施上投資78兆美元,以適應都市化比率的增長。其中,紐約,北京,上海和倫敦僅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就將需要8兆美元,這代表因應都市化的需求,將有更多的政府資源投入到大城市的基礎建設當中,這也代表城市與鄉村的差距可能進一步被拉大,生活在城市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基礎設施與更佳的生活品質,然而城市土地的供給是有限的,在都市化比率持續提升的狀況下,持續成長中的大城市其核心地段往往是不動產投資的不敗選擇。

目前看起來(參考下圖),美國、歐洲、日本等經濟相對成熟國家,都市化比率已達80%,要再繼續上升的空間有限;中國在過去經過20年的快速發展,都市化比率也已達到60%,北上廣深等一級大城市的房價漲幅也已具體反映此一情況。中國的都市化比率未來雖仍有一定的成長空間,但東協、非洲等國家目前都市化比率較低,代表未來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其發展進程將取決於當地的經濟成長與基礎建設的投入狀況,值得我們後續持續關注。

結論:

都市化(Urbanization)是文明發展的趨勢,也是各國政府資源投入的重點,在大都市裡生活代表著可取得較多的工作、醫療、教育、文化等資源,因此在評估未來房地產的成長潛在空間時,都市化比率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若對海外不動產投資有興趣,可透過參考下列統計資料的圖表,找出值得留意的國家/區域,再做進一步的研究與評估。

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會有不同的消費需求與投資目標,而購房的剛性需求往往出現在年輕人準備成家之時,當年輕人成家的數目越多,通常意味著有更多的購房需求,因此,當我們想要評估不動產的長期趨勢,國家或地區的人口結構組成是不能忽略的重點。

展望未來十年(見下表),年輕人購房的主要剛性需求將逐漸由X世代(1965-1980年出生)轉移到Y世代(1981-1996年出生,又稱千禧世代),目前全球約有19億的人口屬於Y世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至2030年的十年間,Y世代將佔勞動力的最大份額,預計2030年將佔全球工作年齡人口(working age population)的40%,也將是未來十年經濟成長的主要受惠者。

當我們想要評估不動產的長期趨勢,經濟成長相對快速且Y世代人口佔比高的國家,是我們不可忽略的焦點,因為伴隨收入與成家需求的增加,預計將讓這些國家的Y世代年輕人成為推動房地產發展的重要力量,按照這一標準來分析,亞太地區國家,例如中國,印度,菲律賓,越南和印尼(見下圖右上方紅點),在經濟成長與Y世代人口佔比,相較其他國家都處於相對的優勢。

或許你會說,千禧世代(Y世代)的消費習慣與年長的一輩不同,他們通常崇尚自由不喜歡被約束,因此會比較偏向租房子而不是購買自己擁有的房產。但是,全球研究表明,目前有40%的千禧世代擁有自己的房屋,另外60%沒有房子的人,其中80%想買房,這樣的想法是很可以理解的,畢竟,擁有自己的房子對於很多人來說,是見證人生打拼成果的重要里程碑,在經濟快速成長的地方更是這樣。

結論: 人口的增長或減少,就像是溫水煮青蛙,都是緩慢與無感的過程,因此,房地產景氣分析的影響因素中,大多忽略人口結構的重要性。但若將觀察的時間拉長,以一個世代或兩個世代的人口趨勢分析,會發現人口因素對整個社會、經濟,甚至國家發展,都產生極大的影響,當然也包括房地產市場在內!當你在進行長期資產配置規劃的時候,不動產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建議您可以從人口結構出發,並輔以經濟成長進行篩選,或直接參考下圖,找出值得您留意的城市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評估。

在各國央行直升機撒錢的政策下,投資所面臨的通貨膨脹風險正在快速升高(見下圖紅框),當我們要進行長期資產配置規劃時,通貨膨脹是我們當前不得不正視的風險。

如同先前我們在「如何應對各國央行直升機撒錢可能衍生的通膨風險」一文中所討論的,石油,房地產和貴金屬在高通膨時代會有較佳的績效表現,實際上,除了油價受疫情的影響,需求端暫時仍未完全恢復,使得油價仍在相對低位的40元水位盤整,但黃金與不動產的價格卻早已進一步水漲船高,目前黃金的價格已正式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達到歷史新高的水位,追根究柢,就是因為現在正處於大印鈔的時代,各國央行持續擴大資產負債表(印鈔),但黃金雖仍持續的開採(增加供給),但每年新增的黃金供給僅約2%,這也是過往近50年來,黃金向上走高的主要原因(見下圖)。

更出人意料之外的是,疫情雖然嚴重衝擊美國的實體經濟,但是美國的房價卻再創歷史新高(如下圖),並未受到失業率竄高的打擊,畢竟鈔票可以大量印製,但是土地與房屋是沒辦法短期間內快速擴大供給的,不動產這種稀缺的特性在大印鈔的時代就是價格最好的支撐。

其實,撇開疫情的短期干擾,若我們觀察美國的人口結構,可以發現美國的不動產市場可能正處於持續上升的黃金時期,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是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會有不同的消費需求與投資目標,而購房的剛性需求往往出現在年輕人準備成家之時,當年輕人成家的數目越多,通常意味著有更多的購房需求。美國千禧世代預計將持續增加購房的需求,經過時間的推移,美國購房的主力已逐漸由 X 世代(1966-1981 年出生),轉移到千禧世代(1982-1999 年出生),而千禧世代的人數 7900 萬人是 X世代的 1.2 倍(見下圖),甚至還高於戰後嬰兒潮(Baby boom)的 7600 萬人。

如果我們把美國30歲到40歲的這個族群作為主要的購屋主力,可以預見在未來的7~10年,具有購屋剛性需求的人數將持續增加(見下圖),而節節下降的房貸利率,正在催化購屋需求的加速發生。

結論: 當我們想要評估不動產的長期趨勢,國家或地區的人口結構組成是不能忽略的重點,由此觀之,未來十年美國購房的需求將高於過去十年,再加上低利率環境的推波助瀾,使得美國經濟雖然歷經了疫情的嚴峻考驗,美國的房價仍將處於上升階段,其抗通膨的特性,亦是我們進行長期資產配置不可或缺的一環。

自3月新冠疫情大幅爆發之後,美國聯準會與國會共同為美國經濟注入了超過2兆美元的資金,令市場有越來越多專業機構警示美元走弱的風險,甚至讓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受到質疑。

其實美元貶值只是美國大量印鈔票衍生的風險之一,就長期資產配置規劃的角度而言,大量印鈔是否會進一步造成通貨膨脹的風險,是比美元貶值更加值得思考的風險,畢竟,跟失業率相比,防止通貨膨脹大幅惡化才是央行政策操作的首要之務,這代表著,如果通膨威脅再次降臨,那麼即使在經濟仍然疲弱、失業率高企的狀況之下,央行可能被迫再重啟升息,對於目前極度仰賴低利與寬鬆貨幣創造的股票與債券榮景,無異是一個重要的市場結構性重大改變,因此這樣的風險不可不防。

對於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從下面兩個角度來進行思考,首先,低利與寬鬆的貨幣在理論上是滋養通貨膨脹的良好環境,但是從過去十年的經驗來看,美國、歐洲、日本與英國持續擴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見下圖)並維持相對低利的環境,但通貨膨脹基本上仍然保持溫和,並未出現過熱的狀況。

當然,對投資而言,過去沒發生,不代表未來不會發生,因此,我們在進行長期資產配置規劃時必須把這樣的可能性納入考量,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哪種投資能夠最好地抵禦通貨膨脹的風險?觀察資產收益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相關性是可以協助我們弄清楚這個問題的好方法。

相關性的想法很簡單,當資產的收益追踪通貨膨脹的過程越緊密,該資產就越能起到對沖作用,也就越能抵禦通貨膨脹風險。具體而言,資產與通貨膨脹的相關係數越接近1,則提供的保護就越好。在頻譜的另一端,相關係數在0到負1之間,表示資產收益率傾向於朝相反的通脹方向移動。

查看過去50年中各種資產的回報並檢查它們與通貨膨脹率的相關性(參考下圖),可以發現與通貨膨脹最相關的資產是金屬、房地產和原物料。黃金和石油的相關係數最高,為0.35,白銀和房地產的相關係數為0.25。標準普爾500指數和債券的收益率相關性分別為負0.12和負0.14。這意味著,當通貨膨脹上升時,股票和債券的收益往往會下降。因此,通貨膨脹對於價格已經高企的股票市場或債券市場,確實是需要留意的風險。

那麼,在最極端的通貨膨脹時期,各主要資產的表現如何?回顧過去半個世紀,通貨膨脹率最高的10年中(1970、73、74、75、77、78、79、80、81、90),各種資產類別的平均收益。這些年的年平均通貨膨脹率是10%。石油的年平均回報率為28.4%,黃金為20.9%,白銀為17.5%,房地產為7.7%。在這10年中,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平均年收益率為3.4%,債券的平均收益率為3.1%。

結論:

未來是否會出現高通脹尚待觀察,但是隨著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即將到來,且股票與債券受低利率的推升已到歷史高點,這樣的風險不可不預防,從過去50年的經驗來看答案很明顯:石油,房地產和貴金屬在高通膨時代的績效表現比股票和債券等證券好得多。

自2008年以來,每當美國遭遇重大經濟危機的時候,聯準會就會啟動寬鬆的貨幣政策來維持經濟的發展。2020年病毒疫情引發史詩級別的經濟危機,3月份美聯儲緊急降息、並快速擴大其資產負債表,確實發揮了成效,讓美國暫時渡過「活久見」的「失業率快速竄高」以及「企業流動性緊缺」的緊急危機。然而,此次美國為因應疫情而以直升機撒錢,是否會造成惡性通脹的副作用,是很多人非常關心的課題。

直升機撒錢的副作用-惡性通脹

直升機撒錢,簡單來說就是各國央行直接為政府預算進行融資,融資方法就是央行打開印鈔機然後將鈔票提供給政府。歷史上有許多國家曾使用這樣的方式來解決政府財政困難的問題,但一旦該國政府習慣於用印鈔來解決財政困難,那麼該國貨幣的信用度將會受到質疑,進而引發惡性通膨的風險。當惡性通膨失控竄升時,將會削弱個人財富的價值,同時債券價格也將重挫,連帶也會牽連為了符合監管要求而持有大量政府債券的金融業。

有越來越多專業機構警示美元有走弱的風險

面對二次疫情的威脅,美國有可能會再次擴大舉債,祭出財政支持方案,因此市場對於美元可能會貶值的擔憂其實不無道理,其背後的邏輯主要是考量: (1). 應對新冠疫情時,美國重啟經濟過早,使得染疫人數持續增加,許多州被迫再次封城,經濟活動再次停滯,失業率恐將繼續攀升; (2). 為透過大規模刺激計畫來支撐經濟,美國政府持續擴大借支,6月的預算赤字,已暴增至8640億美元,美元利率估計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接近零」的水準; (3). 歐元對投資人的吸引力,正逐漸增加,歐洲經濟雖受疫情重創,但歐盟各國已就7500億歐元紓困振興方案一事達成協議,代表著歐元區「財政政策的協調性」已進一步得到強化。

在大量印鈔救市的背景下,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受到質疑

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表示,美元作爲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正面臨考驗,美國應對新冠疫情的能力及其管理國債和財政赤字的經濟政策是否有效等因素,都將決定美元是否能夠通過考驗。美國必須維持美元的公信力及全球對美國的信心,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元的地位將岌岌可危。

美元可能貶值,但失去儲備貨幣的地位難以想像

美元走弱與其他貨幣幣值的相對強度有關,但其是否走弱、或是走弱否會引發美元失去儲備貨幣的地位,則不必然相關。但美元若失去儲備貨幣地位,則代表全球金融體系運作的計價根本,將出現重大改變,這樣的風險不容輕忽。若要觀察這件事情的進展,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觀察:

  1. 主要的貿易計價單位: 在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之前,新的共同貨幣仍有一些重要障礙需要克服。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全球大約85%的外匯交易是兌換美元的交易,半數以上的國際貿易也是以美元計價。目前歐元在全球外匯存底中,仍大約只有20%的占有率。於此情形下,只要美元在國際貿易中扮演的角色不變,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就很難動搖。
  2. 終極的避險工具: 面對疫情,除了美國之外,歐洲、日本與英國也在擴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見下圖),其中日本、歐洲在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多年持續進行量化寬鬆政策,而美國公債的收益率仍遠較日本、歐洲公債具吸引力,這也說明了為何在危機時,美國公債仍是金融市場上的主角,是有避險需求的投資人,主要購入的標的。
  • 人民幣的崛起: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近期迅速發展,中國也期待人民幣可擁有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然而,人民幣最大的障礙是匯率與交易都受到嚴格控制。在過去的美國大選中,中國經常被指控操縱人民幣的匯率,因為許多企業認為人民幣匯率被人為壓低,以保護中國的出口。中國同時也限制外資持有中國國債的數量,但儲備貨幣往往以政府債券的形式被持有,而非硬通貨,種種持有國債的限制,讓人民幣成為全球儲備貨幣之路充滿險阻。而在疫情爆發之後,西方國家對於中國威脅的恐懼與日俱增,香港國安法的通過,更增加了西方國家對於中國政府的不信任感,意識形態的差距,是阻礙人民幣進一步成為主要儲備貨幣的鴻溝。

結論: 近期美元走弱,主要是反應疫情之後大家對於金融市場逐步回穩的觀察(risk on),也就是無須再持有過多的避險性資產(美元及美國公債)而導致。在美國快速擴張資產負債表之後,美元的地位受到質疑雖不無道理,但是美元對於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至關重要,也是目前國際貿易的主要計價單位,短期內並沒有看到更好的替代方案,畢竟,經歷疫情之後,除了美國,其他的國家也都傷痕累累,各自有各自的問題,因此,就長期資產規畫的角度考量,美元資產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春江水暖鴨先知,透過銀行的展望可以協助我們更好的掌握經濟前景

消費者與企業的財務健康狀況與銀行的獲利息息相關,因此,銀行對於未來的經濟與就業前景的可能變化,通常都會非常的敏銳,加上銀行本身擁有許多客戶的關鍵財務資訊,例如:客戶的收入、現金餘額、花了多少錢、把錢花在那裡…等,因此通常可以更加即時的掌握真實的經濟狀況並察覺正在發生的改變,因此,透過銀行的法說會,除了可以了解銀行本身的經營狀況外,同時可以作為我們掌握經濟前景的重要依據。

美國主要銀行預先為最壞狀況預做準備

美國的重要金融股-摩根大通、花旗、富國銀行、高盛集團、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已經在7/14~7/16舉行第二季的法說會,如原先市場預料,這些大銀行的第二季獲利呈現大幅的衰退,衰退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可能的未來信用損失預作準備(loan loss provision),目前主要銀行提列金額已經接近2008年金融風暴的高點(見下圖綠框)。

在法說會上,大部分的銀行認為美國未來的經濟與就業前景充滿很多不確定性,因此選擇了一個保守謹慎的做法,也就是面對新冠病毒這個前所未見的威脅,決定料敵從寬,先把他想像的很強大、很難纏,這樣才能審慎評估、多加準備,花旗集團為提列信用損失準備(loan loss provision),預計到年底失業率可能會小幅提高至10%左右。為了表明它可以應對更艱難的時期,摩根大通公司甚至將失業率預測提高超過20%。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美國銀行整體的損失準備金相當於貸款餘額的1.76%。在本月巨額撥備之後,摩根大通的準備金已約佔貸款餘額的3%。意思是,已經做好面對2008金融風暴同等規模的衝擊。

新冠疫情衝擊前所未有,經濟的能見度低是銀行保守應對的主因

如同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所說:“這只是非常特殊的時期。在正常的經濟衰退中,失業率上升,拖欠率上升,費用上升,房價下降。”然而,這次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儲蓄增加了,收入增加了,房價上升了。”,摩根大通財務長在被迫估算可能的信用損失時表示:“首先,我們必須開始看到拖欠情況。”,然而,據信貸機構Equifax稱,在3月底至6月底之間,消費者債務(抵押,信用卡,汽車貸款等)的嚴重拖欠率下降了一半,降至0.7%。這與摩根大通(JPMorgan)目前掌握的數字一致,其最大的消費貸款類別的拖欠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少或沒有變化,而且大多數獲得延期的信用卡和抵押貸款客戶仍在付款。可以說,目前拖欠的狀況並不嚴重,美國政府的大量補助可能延後了放款違約的發生,增加了銀行判斷經濟真實狀況的困難度。即使失業率激增,刺激計劃也幫助個人保持債務的最新狀態,許多人利用了銀行的延期付款選擇權。

結論:

從目前銀行所掌握的數據來看,放款的違約與拖欠狀況並不嚴重,3月以來尋求更多貸款援助與寬容的請求已經結束。要求幫助的客戶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付款,而不是尋求更多的救濟。這樣的正面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來自於美國政府的強力補助,當補助消失可能就是挑戰的開始,因此銀行選擇了料敵從寬的應對策略,大量提列信用損失準備,就如同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所說: “我們為最壞的情況做好了準備。”,而這樣的準備也已反應在第一季與第二季的獲利上。

醜媳婦終究要見公婆,預計美股第二季企業獲利衰退44%

時序進入七月中,對於美股的投資人來說,將要面對可能是2008年以來最糟糕的企業獲利的時候了,根據Refinitiv數據顯示,標普500百大企業第二季獲利估計暴跌44%,將創下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差季度表現,2008年第四季企業獲利在當時崩跌了67%。

美國金融股第二季法說會利空出盡的機會高,是布局的良機

其中受到疫情的影響,市場預期金融股第二季獲利縮減幅度將超過52%,這也是三月以來金融股相較於美股大盤表現比較疲弱的原因。而目前市場為何對於金融股第二季獲利如此悲觀呢?主要的考量有二:「利率回到歷史低點,將壓縮金融股的獲利空間」、「擔憂放款的違約率將大幅增加,將使金融業的淨值下降」。這樣的擔憂確實有道理,但就像是我們不會用後照鏡開車一樣,與過去已發生的事情相比,更重要的是事情將如何演變?首先,在FED暫不考慮負利率的情況下,代表美元利率要進一步往下的空間有限,另一方面,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實際的放款違約可能沒有市場在3、4月預想的那麼嚴重,以民眾申請房貸寬容的人數作為觀察(見下圖),目前實際申請的比例僅7.8%,各位可能很難想像在4月份最恐慌的時候,市場預期申請寬容的比例可能高達25%,然而真實情形是寬容申請人數在5月已經停止上升,甚至在6月底已經開始明顯下降,市場的預期與實際的情況出現了非常大的落差,這其實無可厚非,畢竟人性在極度恐慌的時候就是容易放大恐懼,這代表著美國金融股在第二季法說會上面出現更糟糕壞消息的機率偏低,即使出現不利的因素,在股價已經偏低的狀況下,跌幅也會相對有限,套句大家熟悉的講法就是,第二季美國金融股法說,很有可能就是利空出盡的時候。

俗話說禍福相依,疫情已經大幅衝擊了美國金融業第一季與第二季的獲利,那展望未來,這前所未有的變局又將給金融業帶來甚麼機會呢?我們認為有3個重要的X因子值得美國金融股的投資人去留意:

  1. 首先,因為嚴峻的疫情所以美國的企業竭盡所能的借錢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在美聯準會進場宣告進場購買投資等級債的政策下,造成「投資級債券發行量激增」。
  2. 再來,因為美國的利率來到歷史低點,所以出乎意料的,在疫情的陰霾下,「房屋抵押貸款的需求不減反增」(見下圖),以上兩點都將有利於提升銀行的收入。
  1. 更重要的是,實際的放款違約可能沒有市場預想的那麼嚴重(如上所述),這背後隱含著銀行在今年開始採用”當前預期信用損失(CECL)”的會計準則下,屆時實際的信用損失,可能比原先預估的更低,也就是說今年第一季與第二季的損失,在雨過天晴之後有很高的機會迴轉為利益。

結論:摩根大通、花旗、富國銀行、高盛集團、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這六家銀行將在7/14開始的接連三天陸續進行第二季的法說會,屆時即使市場的擔憂成真,預期市場下跌的幅度也有限,但是如果上述大銀行在本周法說會上透露出信貸損失狀況不若預期來的嚴重或是下半年的收入將逐漸轉佳時,那麼本周很有可能就是股價的轉折點,畢竟,股市的運作總是領先於實際基本面數據。

在這次2020肺炎風暴中,美國金融產業的股價重挫程度堪比2008年的金融風暴,其中,以投資銀行業務為主的銀行(如高盛、摩根史坦利)跌幅相對有限,但以個人金融業務佔比較高的銀行(例如:美國銀行、花旗銀行)股價出現較大的跌幅(見下圖),顯見目前美國的銀行體系的壓力主要體現在個人信貸領域,那麼,肺炎造成的大量失業會否使銀行的個人放款違約率大增,造成新的金融風暴呢?本文將從以下三個面向進行分析

  1. 與2008年不同,美國的個人負債呈現溫和成長,並未出現過度負債的現象

參考下圖,截至2019年底,美國的個人負債合計約當14.1兆美金,相較2008年的12.7兆美金,僅成長了11%,平均每年約成長1%,這樣的成長速度遠落後美國GDP約2~3%的成長率,可以說是非常緩慢的,代表美國的個人信用市場(包含房貸、車貸、信用卡貸、學貸)並未出現債務泡沫的現象。其中住宅相關負債(housing debt)約當10兆美金,占比達七成以上,放款總額從2008年至今幾乎沒有成長,顯見銀行對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震央-房貸,採取非常謹慎保守的態度,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房貸與其他貸款不同,它的放款金額往往非常的大,每月還款金額占客戶收入的占比也高,還款週期也長,所以當房屋貸款出現大規模違約風險時,對銀行的衝擊往往比車貸、信用卡貸、學生貸款更為嚴重,所以,如果要觀察是否有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時,房屋放款是首要重點觀察的項目。

  1. 2008年之後,美國銀行業的放款門檻提高,放款的品質獲得顯著的提升

2008年的金融風暴根本原因就是償還能力不足的人也可以輕鬆取得貸款,衡量的方式就是透過FICO信用分數來判斷,當FICO分數不足620分的房貸放款,就稱為次級房貸,透過下圖,我們可以發現2008年之後房貸的放款門檻提高,FICO 660分以下的放款急遽減少,這代表信用條件不佳的客戶難以取得貸款,相應的銀行的放款品質近年獲得顯著的提升;這次肺炎主要衝擊的對象,往往是收入較低且比較不穩定的族群,通常他們的FICO分數也會較低,在過去幾年銀行拉高放款門檻的趨勢下,較難取得銀行的放款,因此,銀行放款違約的狀況應該不會像2008年那般嚴重。

  1. 在美國政府強力的支持下,美國人的可支配所得還維持在相對高點,這代表出現大規模的違約事件的機率甚低

貸款負擔佔個人可支配所得的比例處於歷史新低(參考下圖),主要的原因有二,首先,利率正處於歷史低點,所以美國人每個月要支付的貸款利息比以往高貸款利率時期來得更輕微,再來,如同前面所說的,美國的個人負債呈現溫和成長,並未出現過度舉債的現象,因此,與十年前相比,對現在的美國人來說可以更加游刃有餘的支應貸款。

當然,也許你會質疑,上面的數據是肺炎疫情爆發之前的情況,當美國的失業率來到歷史新高時,美國人是否真的還有能力去支應貸款呢?實際上的情形是,中高收入人群受疫情影響較小,而低收入家庭雖然受疫情影響較大,但經濟救助措施卻使得他們免受疫情影響,根據統計,2/3的美國失業者收到的救助金實際上高過其疫情前的實際收入,事實上,目前美國正在研擬新一波的救助方案,其中爭議的重點就是,救助金如果太優渥,是否會影響失業者重新返回工作崗位的意願,可見在美國政府財政支出強力的支持下,美國人的可支配所得還維持在相對高點,這代表即使疫情造成失業嚴重,還不至於出現大規模的違約事件。

結論:嚴重的肺炎疫情對美國的就業市場帶來嚴重衝擊,讓人不免擔憂是否有演變為金融風暴的可能性,但是從放款餘額、放款品質與可支配所得的角度來分析,可以發現美國的金融體系已經從2008年的災難中習得教訓並持續的改善投資組合的品質,美國的政府在今年三月災難快速惡化的時候,也立即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並立即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力求在疫情過後,確保經濟仍可以回到正常運作,根據最新的就業數據也顯示,雖然失業數據很可怕,但是80%的失業仍屬於暫時性的(見下圖),隨著經濟的重新啟動,目前大部分的失業者仍有很高的機會重返工作岡位,因此,肺炎雖然造成的大量失業,但個人放款違約率大幅增加的機率仍低,應不至於釀成新的金融風暴。

受到新冠病毒肆虐的影響,今年的金融市場異常的動盪,然而就在美國央行強力撒錢的支持之下,S&P500指數也快速反彈,距離股價歷史高點僅一步之遙,同時,美國金融股卻因為以下三點擔憂,因此股價表現相對落後大盤近20%。

  • 企業瘋狂借錢,使得銀行陷入流動性風險
  • 利率回到歷史低點,將壓縮金融股的獲利空間
  • 擔憂企業與個人放款的違約率將大幅增加,將使金融業的淨值下降

然而,若逐一檢視相關數據,你會發現狀況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糟:

  1. 在美國聯準會大量印鈔挹注之下,3月時銀行的現金緊張的狀態已經解除,目前銀行的流動性已經回到2月之前的正常水準(見下圖紅線),也就是說美國聯準會將作為銀行的後盾,不會讓銀行陷入掉不到頭寸面臨倒閉的窘境,為何麼聯準會一定要這樣力挺銀行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聯準會也需要銀行作為信用分配的腳色,將資金放貸到需要的企業的手上,避免企業倒閉的危機進一步的擴大,所以自然而然聯準會就成為銀行源源不絕的銀彈提供者。
  1. 利率對金融業利息收入的影響已不若過往敏感,但市場仍因經驗法則給與金融股較低評價

如同我們上一篇文章所提到,大部分金融股的商業模式,就是跟客人取得短期資金,然後將取得的資金進行較長期的投資,通常投資收益將高於資金成本,這就是所謂的利差;根據過往的經驗法則,當長期與短期的利差大幅下降,將大幅壓縮金融業的利息收入,參考下圖,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關係在2000年到2014年間是很明確的,只要利差下降(綠色線),接下來銀行的淨利息收入也會跟著下滑(黑色線),然而這樣的關係在2014年之後開始變的不明顯,參考下圖紅色框框,利差下降時(綠色線),但是美國銀行的利息收入反而逆勢成長(黑色線),也就是說,面對歷史性的低利率環境,銀行的獲利不一定會像過往一般遭到大幅壓縮,然而,股價卻反應了這層擔憂,預計在第二季法說會時,有很高的機率發佈優於市場預期的獲利數字,進而成為提振股價的一個利多因素。

  1. 預計第二季、第三季企業與個人放款的違約將持續增加,但這樣的衝擊預估將提前反應在第一季與第二季的淨值

企業獲利能力的削弱以及失業率的竄高使得投資與放款違約率恐將大幅上升造成資產減計的風險,尤其今年美國8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在今年起正式採用”當前預期信用損失(CECL)”的會計準則,預計將使呆帳準備提升20%至30%以上。這個新的會計準則要求銀行需要在貸款實際出現壞賬前,”事先”預測貸款期內的損失,並預先反映在損益表上面,也就是說新冠肺炎造成銀行放款違約造成的預期損失,將提前反映在獲利上面。即使在提列大量的”貸款損失準備金”的狀況下,美國的主要銀行仍然維持獲利的表現。

結論:當然疫情的後續發展仍然會左右著美國金融業的股價表現,並且在危機仍未完全解除的狀況下,金融股仍然面臨降低配發股息的風險,但是進一步檢視相關數據,對於金融業的獲利數字最糟糕的時間點可能就落在今年的第一季或第二季(參考下圖),對於投資人來說,現在到八月底之前應該是逢低布局美國金融業的好時機,畢竟,經歷2008金融風暴後,美國政府比你更擔心銀行倒閉造成整個金融動盪的危害,在這個背景之下,其實銀行的體質是遠比2008年更為健康,獲利的衰退如果僅是一次性的衝擊,那現在就是長線投資人的佈局良機。